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推荐工作的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6-26 10:23:10   作者:   浏览次数:

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 号),学校决定近期将开展第三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评选推荐工作。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申报推荐课程须为学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二、申报要求

(一)本次申报课程类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4类。课程仅限申报一种类型。

(二)申报推荐课程须于 2023 1 31 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线上课程已在平台运行上线,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可由主讲教师个人申报或团队负责人牵头申报。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的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且团队人员总数不超过5。主讲教师或团队成员每人只能参与申报一门课程(所有类型)。

(四)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须为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鼓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的专业负责人、带头人,各级教学名师等牵头申报。

(五)其他相关申报说明可登录“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www.chinaooc.cn)”查阅。

三、申报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质量为本。严格遴选标准,重点考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认定课程经得住检验。

2. 分类推荐。线上课程应突出优质、开放、共享等特征,并配套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下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强调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

3. 注重实效。注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关注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以及使用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取得的学习成效。

4. 广泛参与。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积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性教学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二)优先原则

1. 优先推荐具有优势学科特色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和授课面向广泛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2. 优先推荐具有坚实建设基础、曾获省部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优秀课程。

3. 优先推荐有力支撑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优秀课程。

4. 优先推荐取得实质性课程改革创新,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的新工科、新文科课程。

四、申报限额及推荐程序

(一)本次评选推荐分两组,即参加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附件1),及20192021年未获批国家级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附件2)。

(二)各院(系)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综合各专业课程建设成效,择优申报第三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92021年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须在上次推荐之后已经过至少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按原课程类型可申报参评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

(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下达的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限额,组织专家开展评审,按两组分别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申报

五、材料报送及要求

(一)申报材料

1.《一流本科课程推荐汇总表》(附件3,一式1份,需盖章);

2.《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4,一式7份,按申报类型选择填写);

3. 《课程数据信息表》(附件5,一式7份,仅线上课程提供);

4.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运行情况》(附件6,一式7份,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提供)。

(二)报送要求

申报材料以院(系)为单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及纸质版(加盖公章),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报送时间另行通知。


附件1.2019-2022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名单

2.2019、2021年未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省级一流课程名单

3.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表

4. 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5. 课程数据信息表(仅线上课程填写、必填)

6.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运行情况

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4月)


西安石油大学教务处

2023625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教务处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沣京大道18号 邮编:710300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