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说明 |
|
|
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 |
|
|
地位;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 |
|
|
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深化教育教 |
|
|
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
|
积极组织开展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大讨论,全 |
|
1.1 落实“以本为 |
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有效增强全体教职工育人意识和育人 |
|
本、四个回归” |
本领; |
|
|
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 |
|
|
本校实际,研究制定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建 |
|
|
设目标、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 |
|
|
根据自身建设计划,加大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衔接、配套和 |
|
|
执行力度,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力度 |
1、高校基本情况 |
1.2 推进 “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
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 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
|
|
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与政 |
|
|
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 |
|
1.3 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 |
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 意度; 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加强校内实验教学 |
|
|
资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建 |
|
|
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 |
|
|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 |
|
1.4 培育以人才培 |
发展; |
|
养为中心的质量文 |
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将对质 |
|
化 |
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 |
|
|
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
|
|
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及时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构 |
|
|
建科学课程体系; |
2、专业建设 情况 |
2.1 专业建设水平 |
专业负责人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 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高; |
|
|
近三年本专业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奖励和支持情况突 |
|
|
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