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在线教学系列报道(六)

发布时间: 2020-03-06 19:26:37   作者:jwch   浏览次数:

传承迎难而上的“金材属性”——展现疫情下的翻转课堂风采

---记西安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姬帅博士

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成立于2008年,历经12年的专业积累,踏实的“金材人”诚心于、精心于技、倾心于业,逐渐形成了“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专业精神,被大家默称为“金材属性”。学院一直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秉承着“金材属性”的传承与发扬,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实践立足、敢于探索、勤于创新。

2020年初,华夏神州大地,饱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阴霾笼罩,学校广大教师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积极投身线上教学活动。青年博士姬帅作为《材料制备技术》的任课老师,他秉承着“金材属性”的优秀传承课程教学遵循OBE理念,将“课程思政”落脚在线课堂教学

姬帅老师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难变形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成形工艺设计研究。他在教学过程中立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根据金属材料工程的培养目标及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依据《材料制备技术》这门专业课的特色,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知识结构的创新,在授课过程中以专题报道的形式给同学们讲授

  

姬帅老师基于TRIZ创新理论构建了《材料制备技术》专业知识文本挖掘,这使得同学们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能有效的跟专业基础课(如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性能、现代材料研究方法等)建立知识点的链接;他采用TRIZ理论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同学们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有效帮助了同学们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同学们建立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毕业后的一线工作和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材料制备技术》作为金材专业的必修课,于20202月24日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学习通APP上正式运行,该课程共计32学时。在上课前一周,姬帅老师已经做好了课程建设,8个专题模块和绪论共计9大章节;在每一个章节里上传了视频讲解、PPT课件、相关的电子书等,为了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他还上传了与本章节知识相关的材料领域大师或名家的著作、名家开讲的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姬帅老师在每次新的专题讲解之前,通过网络课堂在线直播或者QQ在线语音的方式,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先给同学们介绍该领域的某些科学家的事迹,以此来树立同学们征服学习、掌握科技的自信,他常说,“科学知识最大的价值在于被人类掌握,否则它高悬蓝天或深藏于大地,不能服务于人类,再先进的科学知识对我们而言也毫无价值在课堂上,他常以材料领域中的名人案例作为导入,这样不仅吸引了同学们上课的注意力,而且帮助同学们找到了标杆,树立了同学们的自信心;通过他的课堂,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道路虽然充满坎坷、布满荆棘,但只要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时刻不忘自己是“金材人”、内心充满着“金材属性”,就一定能够学业有成、一定能够展现个人的价值、一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

依据专业教育工程认证的OBE理念,同时贯彻“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姬帅老师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对上课形式进行创新,最后根据同学们的心声,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同学们进行《材料制备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疫情期间前两周“翻转课堂”的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为了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环节,大家在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功课,虽然刚开始觉得有些累,但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小组中的讨论,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并能够流畅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在课后逐渐能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节奏、培养学习风格这样不仅塑造了同学们的个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有助于增强同学们通过征服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自信心。

  

姬老师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积累并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精力,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由授课内容决定,而是问题导向来决定。作为一名专业课程教师,将课本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不困难但要将课本中的内容,概括出有启发性的、引导性的好问题给学生,让学生来思考,这不容易。所以的教学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即是将授课的重点环节变为指引学生去解决问题。他与学生展现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认知学习。他以《材料制备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不同章节的学时分配,指出该章节的学习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要求,同时在网络平台上传紧扣教学目标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或课件之后,能够独立完成布置的课前作业。同时他在课前任务部分,能够充分考虑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为了加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不是简单地按照学号顺序以每3-5个同学为一组,而是根据完成任务的必要性,把要求提前告诉给同学们,然后让同学们站在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的角度对本专业的同学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不同个性,而且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根据任务的性质来定,可以3-5人,也可以8-10

  

 

(2)互动学习。他利用超星学习通APP的平台优势,通过统计和分析学生完成课前认知学习过程中的作业,来了解同学们对该章节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线上讨论,他归纳出几类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讨论,也阶段性穿插着随堂测验;在课堂交流过程中,他只是起到发起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同时他积极引导、发散思维、鼓励更多学生发言;而且他尊重同学们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针对有些外语优秀的学生,多鼓励制作演示PPT采用英语;对于兴趣在科研方面的、参加校内某些科研创新小组的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多举一些科研成果实例,或者帮助同学下载一些外文文献等)。他通过观察同学们在翻转课堂过程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记录,对同学们进行小组划分更多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确保每一位同学在小组或团队中都能根据自己的特色承担不同的角色。同时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之间的学习,他鼓励学生制作讨论短视频,并以案例的形式保存在学习通PBL页面中,让同学们课后还能多次学习,加强思想碰撞的火花。

  

3)课后学习答疑。OBE理念中,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培养的各方面十分重视,翻转课堂也非常强调同学们学习的效果,因此他通过课前学习和课上交流两个环节之后,为了“趁热打铁”加强同学们的学习效果,让同学们能够进入深度学习,他建立了小群体的自助答疑。他提前预判到同学们学习后的疑惑,或是个别学习能力突出同学的问题,他在翻转课堂结束前上传了相关的资料,亦或是解答疑问用,亦或是有利于其他同学深度学习用,这些都是同学们在完成了相关的任务点之后才能进入的。

  

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们的在线学习,帮助同学养成虽然在家但是定时定点学习的习惯,他在每次上课之前设置签到(如位置签到),然后统计人数,第一时间告知没有及时上课的同学,同时在某一小节结束后再次设置签到(如二维码签到、手势签到等),通过定时定点的签到,来确保整堂课的人数。

为了良好地统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他给平台上传的资料设置成为任务点,同学们只有完成了目前的任务点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同时他在每一个任务点处设置一个讨论,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发言,这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统计,而且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性,督促同学们的学习。每一章节学习结束后,他都会布置相关的作业或调研(如根据假期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等类型节目,以我国现代化国防工业中的新材料产品作为切入点,让同学调研国内高校或研究所的哪些科研团队从事相关的研究,这样不仅加深同学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而且可以为今后的考研深造做些储备)。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和统计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调研活动激发同学们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如以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为切入点,同时结合假期高收视率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同学们搜集与诗词作者类似情况的材料领域的名人,或本章节相关知识点与哪些古诗词具有联系性等)。

   

对于大三的学生正面临着考研复习,结合《材料制备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同学们进行翻转课堂之后,姬帅老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都会选择一些往届的考研成功的学长或学姐,他们现在正处在课题研究阶段或刚进入实验室阶段,他们的研究课题与本课程某章节的制备技术相关或类似,以短视频VCR的形式或者在线参与的方式加入到课堂讨论中来,这不仅体现出本门课程的实用性,让同学们了解到该课题的前沿动态发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同学们继续深造的欲望,而且还解答了同学们的考研疑虑,建立起了不同年级学生间的联系,使得“金材属性”加强了传承。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金材1701—1703三个班级79名同学与姬帅老师共同以《材料制备技术》网络课堂为平台,认真抒写教与学新篇章。同学们学习了专业知识、加强了团队协作,授课教师传授了专业知识、创新了授课方式,踏实的“金材人”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传承着迎难而上的“金材属性”、展现着“翻转课堂”的讨论风采、实践着新时代的“教学相长”。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教务处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沣京大道18号 邮编:710300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