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为贯彻国家有关战略要求,主动适应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扎实推进“新工科、新农学、新医学、新文科”(以下简称“四新”)建设再深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省级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与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思路
根据《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按照“分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的原则,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科技创新型、应用型、特色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数量
各院(系)根据申报条件与学院基础可申报1项,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按照上级指标(未来技术学院1项,现代产业学院2项)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项目。
(二)申报条件
1.办学定位合理
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锻造一批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若干适应未来技术研究所需的科教资源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办学定位符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方向,突出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服务区域支柱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前期基础扎实
未来技术学院:在凝练未来技术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明确理念思路,并开始进行有效地探索。
现代产业学院:申报现代产业学院应在2022年6月1日前正式挂牌成立,独立组建且正式运行时间不少于半年(截至2022年11月30日),形成了多主体协同、稳定有序的管理构架和运行机制。
3.具体要求
具体申报条件参见《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其中产业学院要求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可放宽至省级一流专业)。
三、材料报送
请于2022年12月8日前将《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附件1)、《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申报书》(附件2)纸质版一式一份(院长签字)交至鄠邑校区办公楼111,电子版同步发送至邮箱220720@xsyu.edu.cn。
附件1: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附件2: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申报书
附件3: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附件4: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
联系人:雷遥 何康宁
电话:029-81469763/88382301
教务处
2022年12月1日